當前位置:首頁>長治市平順縣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辦文件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索引號:000014349/2024-47594 | 成文日期:2024-11-04 |
發文機關:平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2024-11-04 |
發文字號:平政辦發〔2024〕25 號 | 主題詞: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單位:
《平順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實施方案》已作了修訂,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2010年12月31日印發的《平順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實施方案》(平政辦發〔2010〕125號)同時廢止。
平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1月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平順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化我縣農村綜合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山西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建設項目為平臺,以合理規劃為基礎,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逐步建立籌補結合、多方投 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切實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規范 實施。
(一)農民自愿,量力而行。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要尊重農民主體地位,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堅持農民自愿、量力而行,村民籌資、籌勞,村集體籌資,社會捐資,國家財政獎補來聯合集資興建項目。嚴禁村集體舉債建設行為,增加農民和村集體 負擔。
(二)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普惠制、重點村、示范村”的篩選方法,重點選取那些群眾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
受益面最廣的村級公益事業作為切入點,力求取得實效。
(三)加強管理,規范操作。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范民主議事程序和申報財政獎補程序,確保在民主議事過程、財政獎補項目申報、資金申領和勞務人員使用管理公開透明。
二、獎補范圍
獎補范圍以民主程序議定的“村內戶外”的農村公益事業項目為主,支持建設村內道路、村容村貌改造、村內坑塘溝渠以及村民通過民主程序議定需要興辦且符合有關規定的其他公益事業建設項目。
三、申報程序
(一)村級申報。各村根據廣大村民生產、生活的迫切需要進行項目申報,經過“四議兩公開”程序討論通過后,報請鄉(鎮)政府。
(二)鄉(鎮)推薦。鄉(鎮)政府根據各村申報情況進行項目匯總,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村按照“普惠、重點、示范”的原則擇優推薦。關于重點村和示范村的申報推薦由鄉(鎮)負責人或分管領導、村委負責人準備相關資料到縣財政局進行競爭立項。
(三)財政局審定。縣財政局根據全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實施情況和國家下達的獎補資金總額進行審定。縣財政每年從獎補資金總額中拿出40%-50% 的資金給申報的項目村進行普惠性獎補;對競爭立項審定的重點村和示范村,從獎補資金總額中拿出50%-60%的資金給予重點獎補。每年確定2-3個鄉鎮(3-5個村)實施項目建設,原則上重點村和示范村三年內不得重復申報。對審定的項目,由縣財政局行文通知并將獎補資金撥付到各鄉(鎮)財政所。
四、資金管理
(一)村民的籌資籌勞要嚴格按照《山西省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執行,年人均籌資最高限額15元,年勞均籌勞最高不超過5個工日,限額以內由村民代表通過表決自定。按照山西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用票據、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專用收據統一使 用電子票據,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根據相關規定向鄉(鎮)財政部門申請開具并使用。辦理業務必須加蓋財務專用章,嚴禁使用單位公章和其他白條收取任何款項。村集體籌資,嚴禁挪用專項資 金用于籌資。
(二)針對村民籌資籌勞難的問題,為了減輕農民負擔,按照《山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晉財農〔2023〕137號)精神,縣財政局將獎補資金比例提高至項目總投資額的90%左右。
(三)各鄉(鎮)、村要通過廣泛宣傳、充分發動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捐款。項目村將籌集的村民籌資、村集體籌資、社會捐資,由村財務統一納入村賬面的“一事 一議資金”賬戶列支。經過驗收合格的項目,項目村一次性將獎補資金足額撥付給項目實施單位(3% 的質保金除外)。各項目要
實行一年保修期,房屋、橋涵等安全性、技術性強的項目實行終身負責制。一年后,經鄉(鎮)、村查驗無出現質量問題的,如數撥付給質保金,否則將不予撥付質保金,并限期修復,直至達標再撥付質保金。
五、實施步驟
(一)簽訂責任書。對批準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村,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與項目村簽訂責任書,確保項目按期完成施工任務。
(二)項目預決算。1、項目預算。(1)總投資在五十萬元以上(含五十萬元)的項目,項目村必須到有資質的部門進行工程設計、編制工程預算。(2)總投資在五十萬元以下的項目,工程設計、建設標準、預算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專業性較強、安全要求高的項目,無論金額大小必須經由有資質的部門進行工程設計、編制工程預算。2、項目決算。(1)總投資五十萬元以上的項目(含五十萬元),由有資質部門進行決算。(2)總投資五十萬元以下的項目,可由有資質的部門進行決算或由村民代表進行決算。施工完成后資金撥付按照決算為準。
(三)項目建設。1、自建。通過會議決定自建的項目村,村委會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采購建筑材料、租賃施工設備,組織村民自籌等。2、承包。(1)總投資五十萬元以上的項目(含五十萬元),按照招投標法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公開競爭承包必須有三家以上有資質的企業參加。籌勞折資不在承包范圍之內。
(2)總投資五十萬元以下的項目,項目村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項目議標承包,原則上項目要承包給有能力的工程隊。籌勞折資不在承包范圍之內。
(四)現場查看。在各村項目實施前,須經鄉(鎮)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到項目村進行實地查看,明確具體項目實施地點、施工工期、任務和工程質量要求。
(五)項目監督。各村要成立項目監理監督小組,負責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督,要對建筑材料、質量、施工過程、建設標準進行嚴格把關,做好監理監督記錄,在記錄表上簽字。同時,在項目建設中期,項目鄉(鎮)政府要對各村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并將檢查情況上報縣財政局??h財政局和現代農業發展中心 將對各村項目進展情況、籌資籌勞情況和資金撥付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抽檢督導,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及時協調解決。
(六)項目驗收。項目建設完工后,由項目村和鄉(鎮)兩級共同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的向群眾公布。對驗收合格的,當場簽字認可;對不合格的責令其限期重修直至達標,進行二次驗收。對拒不重修的通過評估測算,將差額部分扣除獎補資金,造成損失的由施工方負責。
六、監管制度
(一)實行一事一議獎補項目建設情況公示制。全面公開民主議事程序,由村民代表對一事一議建設項目進行全程監督和管
理。對已建成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村委要將籌資籌勞情況 和獎補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得到村民認可,提高財政獎補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二)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資料,要以村按項目裝訂成冊,一式四份,分別由縣財政局、現代農業發展中心、鄉(鎮)人民政府、項目村各執一份。
(三)健全項目管護制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管護”的原則,項目村應建立相關管護制度,對形成的資產在一年后確定專人負責管護。